说真的,有时候刷评论区比看正片有意思多了。
就说谢浩男这事儿,他回学校后那个短视频,拍得是挺有想法,什么时空转换、瞬间长大,花里胡哨的。
但要我说,整个作品的灵魂,全在评论区那句神吐槽里:“浩男,小妹为了给你拍这个视频跑了多少趟?”
底下还有人接茬:“看小妹气喘吁吁的,就当减肥了吧!”
绝了。
这两句话,直接把一个精心设计的、充满象征意义的“王子归来”大片,打回了“哥哥抓妹妹当壮丁”的家庭喜剧原型。
你瞧,再宏大的叙事,也扛不住人民群众的幽默感。
这小子现在是真学聪明了。
他不再哭哭啼啼,也不再长篇大论写小作文解释,那一套在经历了“千万寻子”的流量巅峰和后续家庭伦理剧的狗血反转后,早就过时了。
公众的同情心,比夏天的冰棍儿化得还快,一旦沾上鸡毛蒜皮的利益纠葛,那点儿仅存的怜爱,立马就变成了嫌弃。
他好像突然就懂了这个道理,不跟你硬碰硬,开始玩起了“内涵”。
视频里那件缀满星星的黑西装,就是他的“出师表”。
这件战袍,中秋直播刚亮过相,转眼就成了妹妹手里的关键道具。
小妹“duang duang”跑过去,把衣服从花坛里捡起来,镜头一晃,衣服就穿在了谢浩男身上。
配上他那四个字的文案:“一秒长大”。
啧啧,这操作,比p图软件还好使。
潜台词明明白白:以前那个迷失在舆论风暴里的孩子已经死了,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,是能扛事儿的“钮祜禄·浩男”。
当然,粉丝们永远是最给力的观众。
一帮铁杆粉看得热泪盈眶,把“端午节毅然决然回深圳直面风暴”这种陈年旧事又翻出来,直接把他塑造成了单骑救主的孤勇者。
什么“0差评无缺点”,听着都像给神仙上的谥号。
但谢浩男自己心里门儿清,光靠粉丝的“神化”是走不远的。
真正的高手,是把所有资源都盘活。
他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妹,就是他手里最好的一张牌。
这姑娘简直是天生的观众缘收割机,有她在,整个故事的悲情底色就被冲淡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馨又有点搞笑的家庭氛围。
你看,粉丝们心甘情愿地喊着“为了支持小妹”,跑去下单买牛奶。
这流量变现的闭环,不就轻松完成了?
背后操盘的许健华,估计早就把这兄妹俩的商业价值算得一清二楚了。
说白了,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形象重塑战役。
从被拐24年的悲剧主角,到深陷家庭纷争的舆论靶子,再到如今这个成熟、担当、顾家的“好哥哥”,谢浩男走的每一步,都踩在了舆论的鼓点上。
他不再是被动地被故事推着走,而是学会了主动去书写故事。
至于这故事里有几分真情,几分演技,谁又说得清呢?
互联网时代,我们看到的本就是一场被剪辑过的真人秀。
那件黑西装之下,是他真实的成长,还是一个更懂得如何包装自己的精致人设,这个问题,可能连他自己都懒得去想。
我们这些看客,乐呵呵地看完一场戏,在评论区里插科打诨,笑一笑那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小姑娘,也就够了。
毕竟,比起一个完美无瑕的神话,大家还是更爱看这种带点烟火气的家庭喜剧,不是吗?
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