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长,在现行体系中,全面负责政府事务,同时兼任县委副书记,是县里的二把手。
不过,在县里面,四大班子一把手都是正处级。也就是说,县委书记、县长、人大主任、政协主席都是正处级,而且都是领导干部。
正处级提拔副厅的条件主要也是两个:任正处级满3年,有两个以上正处级岗位的任职经历。
任正处级3年比较好理解。按照现行的规定,任县长的时间,如果有之前正处级岗位的任职经历,比如在市里委办局任过处长等,也都算正处级任职时间。还有,二级调研员以上职级的任职时间也算是正处级的任职时间。
两个以上正处级岗位的任职经历更容易满足了。工作分工发生过变化,岗位发生过变化,有过正处级职级,等等,都算。县长同时是县政府党组书记,这个也算是一个岗位经历。
从晋升二巡的角度来看,主要是看什么时候提一调,一调四年之后就符合晋升二巡的条件。
能担任县长的,一般都是资深正处。所以,县长提拔副厅,无论是实职还是副厅,条件上基本上不会有啥问题。
但是,从目前管理的现状来看,县委书记才是县里的一把手。县委书记干得好,提拔副厅级,空出岗位。县长干的好,接任县委书记,干的不好,调换个地方接着当县长,或者给调到委办局去任局长。
很多县长越过县委书记先提副厅,县长先调整到其他单位任一把手,然后再提拔。这样也可以避免管理上的问题。
所以,有县委书记这个小台阶,县长提副厅还是有一定难度。
但是有难度,不一定就不能提拔。现实情况下,从县长直接提副厅的也不是没有。
主要原因还是管理权限的问题。正处级管理权限在市里,副厅级管理权限在省里。
提拔副厅级,组织部会从全省范围内发现和考察干部,既包括县委书记,也包括县长,还有各委办局一把手,省厅的处长等。无论是从能力素质还是专业素养,县长在正处级里面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。
同样条件下,县委书记一定是副厅级的第一候选人。但是,按照现行的体系下,县委书记一般都由县长提任,所以,很多县委书记年龄都偏大,而县长相对年轻一些。当组织部需要优化干部年龄结构时候,县长就更有优势了。
还有一些省厅或者委办局强势处室的处长,因为缺少主政一方的经验,所以会选派到基层任县市长。这些是组织部重点培养的梯队,如何条件后也会迅速给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去进一步锻炼。
副厅的岗位很多,不是只有所在地市的副市长。省厅副厅长、省属事业单位、省属国企、省直单位副职,市里人大、政协副职等等,都是副厅级。
县长直接提副厅的其实不在少数,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县长很强势的原因。县委书记只是领先了半个身位而已。
厉害的人,绕过这个岗位就是。为什么要紧盯着眼前的台阶,往旁边一迈,不就直接过去了吗?
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