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14 日,不管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说话,整个全球市场都跟着摇摆起来了。
因为政府停摆,非农和 CPI 等关键数据都没法发布,能看到的就是就业市场明显变差,但通胀还没降到预期的目标线上。
在这个关头,他一句“政策没有无风险路径”,一下子就把10月底降息的预期推得满满当当。
芝商所的数据显示,几乎到97.3%的概率,这次操作真是让人紧张得不得了,又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怎么走。
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说得明明白白,当前美联储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,挺难的局面。
9 月份,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刚从4%调到4.25%,也是2025年头一次降息,当时还说是为了缓解就业方面的压力。不过现在看来,这部动作其实并不算早。
就业方面的压力早就明显了,8 月份美国失业率涨到 4.3%,是去年以来的最高点。而且,9 月的非农就业报告因为政府停摆被推迟发布,好在那份报告其实基本完成,只是因为停摆没及时公布罢了。
10 月份的数据采集受到了直接影响,未来补上的情况也不太确定。鲍威尔说啊,现在企业招聘不多,裁员也相对少。
虽然岗位空缺一直在减少,但居民觉得找工作特别难,企业又反映招人困难,这两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,快要到头了。失业率估计也不远了,可能又会继续上升。
之前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只增加了2.2万,比7月份修正后的7.9万少得多,连市场预期的小幅增长都达不到。
更让人震惊的是6月的数字,起初说增加了14.7万,后来改成1.4万,最后直接变成减少了1.3万,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。
特朗普之前还把劳工统计局局长给解雇了,指责人家在操控数据,结果换了人之后,数据反而更糟,他倒说一年以后才能看到“真实的数字”。
通胀这块儿也没见啥好转,核心个人消费支出(PCE)物价指数还同比上涨了2.9%,远远超过了那2%的目标。
鲍威尔提到,这主要是关税带来的影响,属于暂时的状态。不过特朗普政府还打算加征新关税,事情就比较麻烦了。
原本九月的CPI报告应该在十月十五号发布,但因为政府停摆搞得一团糟,都耽误了。现在连物价的最新动态都搞不清楚了。
数据一断,美联储只好自己想办法补充。鲍威尔表示,他们会让12个地区联储去打听企业和居民的情况,再结合ADP这些民间机构提供的数据。
可是,这招基本没啥用,安永的经济学家都说这是“在浓雾里盲飞”,就像现在全美有一万三千多个空中交通管制员一样。
每天地盯着四万五千多次航班的调度,结果却不知道下个月拿不拿得到工资,这样真切的经济压力,咱们民间的统计数据又怎么能全部展现出来呢?
再加上五万名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都在无偿工作,这些事情得靠联储逐个打听才知道个究竟。
在政策走向上,内部人员争论得挺激烈。新上任的理事斯蒂芬・米兰提出,得赶快大幅度调低利率,觉得目前的利率让经济走得很困难。今年还计划再降两次,这点挺有可能的。
理事沃勒倒是挺支持降息的,不过他觉得不能走得太激烈。还有一部分人担心通货膨胀会反弹,九月的会议纪要显示,19个官员里只有10个同意今年内再降两次。
不过鲍威尔扔出了个重磅消息,说资产负债表缩减(QT)这事,可能接下来几个月就结束了。
这话刚说完,美股就立马反弹,道指一下子把600点的跌幅都补回去了,另外,2年期美债收益率也降到了3.48%,创下了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富国银行的分析师认为,这意味着在释放流动性,担心重蹈2019年缩表搞乱市场的老路。
眼下市场大部分都觉得,10 月 28 日到 29 日的会议上会降掉 25 个基点,年底要是还想再降的话,总共差不多会减掉 50 个基点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调整了对全球经济的预期,觉得关税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,但也提醒贸易战一旦升级就麻烦大了,这也给美联储增加了一份担心。
总结
美联储这次“平衡车”真是不容易驾驭,数据不好看,就业表现不够强势,通胀还挺高,还得顾及市场的稳住。从目前的种种信号来看,政策放松的趋势已经很清楚了。
其实,全球经济一直在缓慢回暖,除非遇到什么大意外,这种稳慎的宽松步调,对我们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来说,也是个好消息。
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